】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諸神同祀 共同精神家園
http://www.CRNTT.com   2022-07-24 00:23:00


 
  其次是台灣光復後中國大陸新的佛教勢力融入台灣,最終形成以慈濟、佛光山、中台山和法鼓山為代表的台灣佛教超級大教團,推動中華漢傳佛教欣欣向榮,以“人間佛教”為旗幟,進軍歐美基督教核心區弘揚中國佛法,引領國際宗教潮流。1949年前後,一大批外省籍僧侶隨國民黨當局渡海來台,為台灣佛教注入新鮮血液。1950年初,在國民黨當局的扶持下在台北恢復“中國佛教會”,不久即確立以江浙籍僧侶為主導的台灣佛教主流體系,江浙籍僧侶長期執掌“中國佛教會”,積極消除日據時期台灣佛教深受日本佛教荼毒的影響,十分注重傳戒,規範中國傳統佛教叢林修行制度,推動台灣佛教的“祖國化”,並在台灣踐行太虛法師的“人間佛教”改革。當代以佛光山、慈濟功德會、中台禪寺和法鼓山為代表的台灣佛教四大教派就是以外省僧侶為主導建立的、踐行“人間佛教”革新的佛教超級大教團,有力帶動中華傳統佛教復興,並在全球廣建道場,弘揚中國佛法,有力推進了中國佛教的全球化。

  不僅如此,台灣佛教還西進大陸、反哺祖國大陸,強化兩岸佛教的根與葉、源與流的法源關係。隨著海峽兩岸在1980年代開放民間交流,台灣佛教團體紛紛回大陸探親弘法、拜謁祖庭,與大陸佛教展開交流,更加密切了兩岸佛教的親緣關係,推動建設兩岸精神家園。其中,台灣佛光山星雲法師更是親力親為,數十年來孜孜不倦,率領佛光山弟子赴大陸弘法探親,推動兩岸佛教交流往來,並斥巨資修建揚州鑒真圖書館、重建佛光山祖庭江蘇宜興大覺寺,以宗教的柔性力量,積極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同佛教一樣,台灣道教及依附於佛、道教的台灣民間宗教也是源自於祖國大陸,在台發展壯大,不分族群、超越政治,長期受到廣大台灣民眾的信奉。台灣道教源自於大陸東南省份,在教派上基本屬於正一派及其下屬的閭山派,其道壇道法、儀軌科儀皆沿襲於祖國大陸,至今仍保留了許多中國傳統道教科儀,兩岸民間開放交流之初,還出現中國大陸派人赴台學習台灣道教傳統科儀的有趣現象。1949年大陸政權新舊交替之際,更有道教正一派的龍虎山天師傳人張恩溥隨國民黨當局赴台,並於1966年在台建立“中華道教總會”,輔導台灣道教各派整理經懺科儀,整合台灣道教系統,促進台灣道教對外交流。目前,與祖國大陸一樣,台灣民間廣泛流行屬於道教體系的三清信仰、三官大帝信仰、天公(玉皇大帝)信仰、玄天上帝信仰以及土地公(福德正神)信仰。而台灣豐富的民間信仰,一般有具體的崇拜對象,如媽祖、關公,保生大帝、城隍爺、王爺(瘟神)、臨水夫人(陳靖姑)、開漳聖王(陳元光)、開台聖王(鄭成功)、清水祖師、三平祖師、定光古佛、廣澤尊王(郭聖王)、靈安尊王(青山王)等。這些神明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受到不同族群的民眾供奉。盤點這些台灣民眾廣為信仰的神明,可以發現,這些神明無一不來自中國大陸,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神明,代表著來台的大陸移民及其後世子孫與大陸原鄉存在濃厚的鄉土情感歸屬。在台灣民眾觀念中,這些來自大陸原鄉的神明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帶來心靈慰藉,時常護佑著他們,幫助他們振奮心志,戰勝困難,使他們得以驅禍得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