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諸神同祀 共同精神家園
http://www.CRNTT.com   2022-07-24 00:23:00


 
  當前民進黨當局為達到其“台獨”分裂目的,千方百計地想“脫離”祖國大陸,限制兩岸之間的經貿、社會與文化交流,為此在經濟領域推動“新南向”、鼓勵台商轉向東南亞投資或者回流島內,在社會及文化領域推動文化“去中國化”、訂立“反滲透法”等惡法來恐嚇、限制兩岸人民的交流往來,並且以防疫為藉口暫停兩岸民眾往來,使得兩岸民間交流暫時處於低谷階段。但是,近期的許多數據卻表明,兩岸的經貿、文化與社會依然保持密切的聯繫,兩岸是休戚與共、心靈相契的命運共同體。蔡英文執政後,雖然民進黨竭力推動“脫中”,但兩岸經貿聯繫卻“親上加親”、更加密切。據中國大陸海關公布的統計數據披露,2021年1-10月份,兩岸貿易總額達2662.9億美元,年增率27.8%;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13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131億美元明顯擴大;依台灣海關統計,出口大陸占台灣外貿總出口的比例由2015年的39.0%增加到2020年的43.8%,顯示台灣對陸港出口依賴度持續加深。⑰而在社會及文化領域,祖國大陸的流行文化衝破民進黨當局竪立的一道道“反中”心墻,持續向台灣輸出,成為包括廣大台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精神文化食糧。台灣星羅棋布的中華傳統宗教宮廟依然香火鼎盛,並不因民進黨“去中國化”而受到絲毫影響,兩岸諸神同祀的盛景依舊。

  從歷史發展進程看,兩岸關係歷經三四百年的波濤巨浪,汹湧澎湃,皆未曾改變兩岸諸神同祀、兩岸人民在中華傳統文化共同精神家園下維繫著骨肉相連一家人的事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強調的,“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⑱台海同胞數百年來一直與祖國大陸人民共同沐浴中華文化,早已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共同的民族歸屬感及心靈契合的同胞認同感不因暫時的政治波折而消失。當前,民進黨製造兩岸交流的政治障礙,在島內推動各種千奇百怪的文化“去中國化”動作,無不證明了兩岸早已是命運與共、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民族共同體,這令民進黨當局產生恐懼,欲切斷兩岸的文脈聯結,但最終都是徒勞的,甚至陷入越“去中”卻越“親中”的尷尬境地,“去中國化”根本是假議題。台灣民眾至今仍具有濃厚的“拜媽祖、懷祖國”的情思⑲,兩岸開放交流以來,全台各地的媽祖廟及信眾即刻恢復赴福建湄洲媽祖祖廟進香的傳統,爭先恐後攜帶媽祖神靈回大陸祖廟進香,回台時除了請回新的媽祖分靈及香火,還邀請湄洲祖廟媽祖來台繞境巡游,進一步強化與大陸祖廟的神緣聯繫。而圍繞兩岸媽祖的分靈、進香和繞境等活動及儀式,不僅體現了兩岸宗教信仰文化根與葉、源與流的密切關係,更體現了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歸屬感,在內心深處充滿“兩岸一家人”的情感認知與體驗。民進黨及其他“台獨”勢力根本無法切斷這種長期維持的兩岸宗教聯結及其背後蘊含的家國情感。

  中國大陸在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民間交流之初,就充分認識到中華傳統宗教信仰在推動兩岸同胞往來、促進兩岸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融合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民進黨當局持續操弄“抗中保台”民粹政治、推動台灣社會文化“去中國化”之際,深入推動兩岸中華傳統宗教交流“間接有助於達到反對‘文化台獨’的目的,為統一排除民間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障礙”⑳。

  在今後,應該立足於中華傳統宗教信仰這一共同精神家園,持續推動兩岸佛、道教及民間信仰等傳統宗教交流,充分認識到信仰中華傳統宗教的1700萬台灣同胞,是捍衛中華文化、推動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強大力量。我們應該深入挖掘和保護中華傳統宗教信仰文化,以中華傳統宗教信仰為媒,拓寬宗教交流渠道、創新宗教交流形式、豐富宗教交流的文化內涵,促進兩岸經濟社會文化的深度融合,抵制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陰謀,從而建設好兩岸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