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模式印證中山思想 啟迪兩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2 00:16:37  


 
  由於獲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和美國政府的支持,再加上主流經濟學家像哈佛大學教授Jeffrey Sachs的鼓吹,在1990年代初期,“華盛頓共識”不僅成為推動拉丁美洲經濟改革的政策建議,也成為東歐和前蘇聯進行經濟轉軌的改革藍圖。接受“華盛頓共識”的國家,採取了所謂“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的激烈改革方式,透過快速的自由化和私有化,以及緊縮的貨幣政策,希望達到抑制通貨膨脹、促進市場機能和減少財政赤字等等目標。但是,成效不彰。

  儘管“華盛頓共識”推動的成效不彰,但是,蘇聯的瓦解使得“歷史終結”(the end of history)的論點大行其道。因為,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和蘇聯的瓦解,意味著以美國為首的自由民主加自由貿易的政經體制大獲全勝,人類社會在國家發展路線和社會體制選擇上,不再有左右為難的困擾,大家都朝向同一種體制靠攏,人類歷史在發展路線抉擇的意義上,已經取得了普遍共識,走到了歷史盡頭(Fukuyama,1992)。

  事實上,雖然中國大陸和東歐與前蘇聯國家都向市場經濟轉軌,不過,相較於蘇聯和東歐遵循“華盛頓共識”,採行“休克療法”,同樣面對經濟轉軌問題的中國大陸,則採取了漸進的改革途徑,透過強有力的威權領導和政府治理,逐步地邁向市場化。從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採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路線,然後,逐漸摸索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以來,這種漸進的改革方式即顯現不俗的成效,但是,卻未能獲得國際間足夠的重視和肯定。各種懷疑中國大陸發展成就真實性和預測中國大陸即將崩潰的說法,仍然充斥在媒體上和學界里。4

  不過,到了2004年情況有了轉變。美國高盛投資公司的資深顧問Joshua Cooper Ramo先是於2004年5月7日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撰文,提出“北京共識”(Beijing Consensus)的說法,接著又在5月11日於英國的外交政策中心(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發表了題為《北京共識》(The Beijing Consensus)的研究報告(Ramo,2004)。在這篇研究報告里,Ramo指出,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有別於“華盛頓共識”的發展途徑,這條發展途徑翻轉了“華盛頓共識”以私有化和自由化為當務之急的主張,不接受一步到位的“休克療法”,而是很務實且彈性地依照鄧小平的理念,一步一步地“摸著石頭過河”。在摸索前進的過程中,北京當局相當注意社會的公平與和諧,勇於創新和試驗,靈活地捍衛國家利益,並且善用不對稱權力的槓桿。Ramo認為,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影響力的上升,這種可以稱之為“北京共識”的發展模式,已經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產生了吸引力,成為發展中國家追求發展的新標杆。

  Ramo的論點在中國大陸和國際間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熱烈的討論,中國大陸特別將他的文章,John Williamson對“華盛頓共識”的回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和哈佛大學教授Dani Rodrik對“華盛頓共識”的批評,以及中國學者對於“北京共識”的看法,編輯成書,認真探討從“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的轉折,以及其對中國大陸發展的意涵(黃平、崔之元主編,200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